同樣是鋰電池,為什么手機和電動車使用時間相差甚遠?
同樣是鋰電池,為什么手機和電動車使用時間相差甚遠?我的iPhone 8P用了一年半,現在“電池健康”顯示數值為85%——而作為對比,我的插電混動車開了兩年快3萬公里。看不到具體衰減數值,但充滿電的續駛里程從63掉到了62km,滿打滿算這62馬上就要衰減到61,那就是掉了2km,健康度為96.8%。這比手機的健康數字,要看上去好很多。
雖然插混車不等于電動車,但是我基本天天充電,純電里程占比超過70%是沒有問題的。
雖然只剩85%的容量,但iOS還是提醒我說,我的手機處于“峰值性能容量”
相比于手機,電動車的電池在整個壽命循環中,面臨的挑戰很不一樣。主要有兩個優勢和一個劣勢:
優勢一是放電循環次數少——用掉一次100%的能量記為一個循環,對于我這樣的iPhone用戶來說,手機每天用超過100%的電量是蠻正常的;但是電動車續駛里程至少有300km,除了出租車之類的運營車輛,很少有人會每天保持開300km以上。長此以往,手機的放電循環次數,往往會會遠高于電動車。
優勢二是電動車對于續駛里程的追求盡管迫切,但是比起手機來說還是沒有那么迫切。我們打開手機看看就知道,電池的體積和空間占了手機整體的一半都不止;而電動車電池雖然大,但還不至于這么夸張。這樣工程師就可以適度降低電動車電池的放電深度( DOD,Depth of Discharge )盡量避免電池在電量最高和最低的區間使用,有助于減緩衰減,延長電池壽命。
iPhone 8P里蘋果就是塞了個線性馬達,但是就被人質疑太占用電池的空間(盡管我很喜歡iPhone的震動手感)。相比之下電動車電池的空間占比就顯得小了。
至于那個劣勢,就是電動車的電芯要多很多。一輛車一般有個一兩百節電芯是正常的,像特斯拉這樣使用消費電子領域圓柱電芯的,可能有6000節左右電芯需要管理。而手機一般只有一片電芯。電芯間的差異會導致性能方面的限制,作為一個新能源汽車科普號,接下來我們就介紹一下,新能源汽車工程師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。
而電芯間不一致,是可以通過BMS(電池管理系統)來“妙手回春”的。其中很重要的“治療過程”就是——“電池均衡( Balance)”。
電池包下線出廠時,所有電芯的容量和SOC基本一致,這里可以把每個電芯看做一個碗。
容量一致,是指每個碗的大小-樣。SOC( State of Charge ,荷電狀態)一致,是指50ml的碗裝25ml水和40ml的碗裝20ml水時的SOC都是50%,剩余容量與其滿電容量的比值相同。
只有在容量一致,SOC也一致的狀態下,所有電芯才能同步充滿和放空。電池包能充入和放出的電量最多,所有電芯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最大的釋放,電池包容量也可以達到最大值。一般電池在出場的時候能基本達到這種狀態。
這種整整齊齊的狀態,基本只存在在電池剛剛出廠的時候。
步調整齊,一致性好。但就像同一個班級總有100分和60分一樣,隨著使用年限和充電次數的增加,電池內部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小變化,電芯容量與電芯內剩余電量百分比SOC開始出現不同。
根據木桶原理,一個平放的木桶,它能裝的水量是由最短板決定的,電池包容量也是如此。
所有電芯同步充放電的,此時只要有一個電芯充滿或放空,其他電芯便不能再繼續充放電,這會導致:
①電池包內存儲的總能量減少,續駛里程縮短;
②電池老化衰減變快;
會導致某些電芯在充電或者放電的過程中過流,進而導致析鋰,即鋰離子變為鋰單質,不可再用。析鋰這種不可逆的衰減,將對電池包造成永久傷害。
③過充過放的概率增大,增加安全隱患;
一旦有某一電芯充滿,不論其他電芯還缺少多少電量都不能繼續充電,否則會出現過充或過放現象。長期過充可能會導致電芯起火等危險事件,長期過放會導致電芯內部結構破壞,同樣增加安全隱患。
參差不齊,一致性差
電芯間的差異一般有三種:
1.SOC一致,容量不一致;
2.容量-致,SOC不一致;
3.容量和SOC都不一致。
對于第一種情況,SOC一致,容量不一致。就好像一個碗的邊緣有了缺口,原本能裝50ml水,但現在只能裝40ml,否則就會從缺口漏出來。此時,容量小的最先充滿和放空,是整個電池包容量的瓶頸。我們想象一下,在充電前,三節容量不同的電芯他們的SOC是相同的,即當前電量都是滿電電量的一半。
起始狀態:三節容量不一致的電芯都處于50%SOC,即當前電量都是滿電電量的一半。在充入相同的電量后,容量最小的電芯達到滿充狀態。這時無法對電芯繼續進行充電,因為如果繼續充,那節容量較小的電芯,將會過充電,長期過充甚至會導致電芯起火等危險事件。
在這種情況下,容量小電芯,會最先被充滿和放空
同理,對這些電芯進行放電時,容量最小的電芯同樣首先達到放空狀態。此時無法繼續放電,因為如繼續放電,已放空的電芯將會過放電,長期過放會導致電芯內部結構破壞,發生危險。
對于第二種情況,容量-致,SOC不一致。這就類似于每個碗都是完好的,但是碗內的水量不盡相同。有的當前電量是滿電狀態的70%,有的是50%。
起始狀態:容量相同的三節電芯,SOC當前電量與滿電電量占比不一樣。可以發現,SOC最高的電芯最先充滿,SOC最低的電芯最先放空。而且此時只能停止充放電,以避免過充和過放行為發生。SOC最低的電芯是整個電池包容量的瓶頸。
在這種情況下,SOC最高的電芯最先充滿,SOC最低的電芯最先放空
但實際場景往往更復雜,容量和SOC都可能不一致。這類似于有的碗有缺口,有的碗沒有缺口,有缺口的碗的缺口大小還不一致。同時,每個碗里的水量也不一樣。
這時候,SOC最高的電芯可能最先充滿,也有可能最先放空。已經無法再簡單地將電芯當前的容量或者SOC作為評判標準。
面對現實中更復雜的電動汽車使用工況下,對均衡邏輯判斷及控制模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,即檢查手段和醫術水平都必須升級。電芯外部能夠實時測量到的變量一般有三個,將此電壓,電流與溫度的信息引入算法,即可得到每節電芯的SOC值、此時的可用容量。將兩個數據結合,綜合判斷此時電芯間的不一致狀態,就可以以此為依據判定電池包是否需要進入均衡狀態。
鋰電池均衡具體是如何操作的?
鋰電池均衡技術主要分為兩種:被動均衡與主動均衡。
被動均衡又稱為能量耗散式均衡,工作原理是在每節電芯上并聯一個電阻。當某個電芯已經提前充滿,而又需要繼續給電池包充電時,接上電阻,對其進行放電,把多余的能量耗散掉。
典型的被動均衡電路
被動均衡電路的優點是結構簡單,布局成本低,硬件實現簡單等,在電動汽車上廣泛應用。說白了就是在模組控制電路板上設計很多的電阻,一個電阻對應一節電芯。當某節電芯的SOC較高時,就主動將能量通過電阻發熱,耗散掉。
我們能清楚看到,控制器PCB板上的放電電阻
但同時,被動均衡的缺點也很明顯。多余的能量會直接轉化為熱被耗散掉,能量使用效率低。如果在行車中使用被動均衡,還可能會對續駛里程產生影響。另外,均衡產生了大量熱,對電路穩定性也存在一定的影響。因此,對被動均衡電路來說,一個優秀可靠的均衡控制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。
另一種專業叫法是非能量耗散式均衡,也就是主動均衡。其原理為將能量高的電芯內的能量轉移到能量低的電芯中去。這個碗里裝不下,貢獻出來,轉移到沒有填滿的碗。
從專業結構上來說,主動均衡還可以細分為開關電容式均衡,變換器式均衡以及電感式均衡。
以開關電容式均衡電路為例,電容作為能量的載體,將能量較多的電芯中的能量轉移到能量較低的電芯中。單一層級的均衡僅可實現相鄰兩節電芯的均衡。在均衡電路上再加入分層電路,可進一步實現鋰電池組間的均衡,加速均衡速度。
開關電容式均衡電路
典型的分層式均衡電路
主動均衡電路的優勢在于能量損耗較小,但是其回路成本高,拓撲結構復雜。而且電容和電感的體積大,會導致空間需求大等。因此在電動汽車上的應用量較小。如何攻破主動均衡在結構硬件上的難題,是目前各BMS研發團隊的研究重點之一。
其實不論是主動均衡還是被動均衡,如何讓每個碗都盡量的多裝水,同時也可以將碗內的水都盡量放空,是設計的最終目標。
必須要看到的是,衰減是真實存在的,就像衰老是真實存在的,每個人活一天就少一天。但如果天天這樣想,生活會變得很灰暗。優秀的BMS工程師,可以通過以上方式,將鋰電池壽命衰減的速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。
本文鏈接:http://m.qhgfjy.com.cn{dede:field.arcurl/}
諾信新聞,諾信公司新聞,鋰電池行業新聞,展會新聞